黄金周前遇冷?航运市场上演“冰火两重天”

时间:2025-09-15 浏览:16 发布:乾进国际物流

全球航运市场正经历着戏剧性的价格分化。


9月12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最新数据,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报1398.1点,与上期相比跌46.33点;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报1125.3点,与上期相比跌2.1%。


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北美航线运输需求保持平稳,推动市场运价继续上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航线运输需求缺乏进一步增长的动能,供需基本面缺乏支撑,市场运价继续调整走势。


9月以来,远洋航线中,美线持续上涨,欧洲线和地中海航线持续下跌,一涨一跌,将如今的航运市场分成了“冰火两重天”。


美涨欧跌,海运市场价格持续分化


8月29日,美线运价在连跌6周后迎来首次上涨,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分别为1923美元/FEU和2866美元/FEU,较前一周分别上涨17.0%、9.7%。


比数据更直观的是货代人的体感。“美线凭借抽船、减班的策略,成功推动了运价上涨,9月第一周,美线40英尺的大柜涨价700多美元,美西运价回升到2200-2400美元,美东运价回升到3200-3400美金,不过目前订舱价格已经开始松动了,预计将回落100-200美元。”深圳一家货代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该货代表示,先大涨后小跌是船公司的一贯策略,虽然近期美线运价水平已有明显提涨,但全年来看并不算处于高位,尽管目前处于第三季度传统旺季,但市场货量仅微幅增加。


这是一幅异于年中的景象。此前,受美国关税政策的持续影响,全球运价已经长时间持续低迷,美线运价自7月11日出现上涨后持续回调,8月29日迎来首次反弹。


但欧洲航运价格仍持续受重挫,数据显示,9月5日,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欧洲航线环比下跌7.9%,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欧洲航线环比下跌11.2%;9月8日,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SCFI)欧洲航线运价指数环比下跌11.7%。


从供给侧来看,欧线运力仍处高位。对此,宁波航运交易所指出,虽然欧洲目的港拥堵状况仍在持续,勒阿弗尔、鹿特丹和汉堡等主要港口的堆场利用率持续处于高位,但市场运力整体规模过于庞大,且货运需求平淡。船公司持续加强揽货力度,以提高船舶装载率。尽管部分船公司在9月下旬安排了空班停航,但总体停航规模仍不足以有效缓解当前运力过剩的局面。


黄金周临近,全球航运市场迎来停航潮


在航运业的时间表里,十一黄金周临近,本应是繁忙时期,但全球航运市场却迎来停航潮。


据了解,航运巨头马士基、赫伯罗特和MSC集体宣布停航计划,其中,赫伯罗特在跨太平洋航线推出WC2航线40周停航、WC6航线多航次停航等调整,MSC也宣布第39至41周亚洲至欧洲航线多个航次停航。而马士基旗下美西航线TP9,宣布全年“歇业”,9月10日,马士基在此前宣布停航的情况下追加了一份最新通知,宣布旗下美西航线TP9在节前最后一班船后,将在2025年剩余时间暂停运营,恢复航行另行公布。


“停航是船公司的一个保价操作,面对海运费的持续下挫以及货运量的不断减少,船公司正战略性地减少运力,以避免运力过剩导致运价崩盘。”青岛某货代公司负责人程先生表示。


在货代和业内人士看来,今年并不存在传统的淡季和旺季,程先生告诉记者,“上半年受关税政策调整带来较大扰动,输美订单都赶在第二季度提前出货了,旺季提前让七、八、九月的订单量缩水,现在临近国庆、中秋,出货高峰并没有出现,目测年底运价不会出现较大反弹。”


与此同时,市场的目光正聚焦于美国即将启动的新港口政策。


据了解,美国贸易代表(USTR)将于10月14日起征收港口费,中国建造的船舶(即便不由中国公司运营),停靠美国港口时将按每净吨18美元或每集装箱120美元(取高者)征费,并在未来三年分阶段上涨至33美元/净吨或250美元/集装箱。中国籍船东或运营的船舶将面临更高收费,每净吨起步50美元,并逐年上调至2028年的140美元/净吨。


此前,世界航运理事会指出,全球约98%的船舶与中国产业链存在关联,都可能受此影响。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首席信息官徐凯撰文指出,USTR针对中国造船等行业制定了一系列限制性措施,旨在削弱中国在全球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的主导地位。


为应对美国港口费新规,我国航运巨头早已开始调整策略,将自有运力转向其他区域。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远海运在中国大陆航线业务同比增长9.5%,亚洲区内航线增长5.2%,非洲、拉丁美洲等其他国际航线,大幅增长11.9%。同时,中远海运通过协调海洋联盟伙伴,如法国达飞海运、长荣等,在太平洋航线更多使用非中国建造船舶,以避免美国港口费新规的影响。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航运公司的网络重组可能会在短期内导致运力趋紧,港口费用也可能推迟非中国建造老旧船舶的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