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国5艘航母在建 对亚太国家敲响警钟

时间:2012-10-18 浏览:571 发布:乾进国际物流

据英国《新政治家》杂志官方网站10月15日文章称,中国上个月亮相了其首艘航母“辽宁”号,而且还在建造5艘国产航母。另外,解放军海军也加大了对潜艇的投入,在2003年至2012年间,潜艇服役速度提高260%,同时解放军海军还把其过时的战舰转化为一支包括现代护卫舰、驱逐舰和两栖舰的强大舰队。

近来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主权展开的争论凸现了中国的自信。9月初,在日本政府试图从日本商人手中购买钓鱼岛所有权之后,中国掀起了大规模反日抗议和抵制日货浪潮。对于日本的购岛之举,中国政府强势回应,派6艘护卫舰和若干海监船护卫近千艘渔船赶赴钓鱼岛水域。

然而,这并非孤立事件,一直以来,在北京的地区战略中,都明显存在这种地区主义,在南海争端中,对其他领土主权要求者的态度尤其强势。自新世纪初以来,中国一直坚定不移的声称对两片有争议的海域拥有主权——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国已就相关问题与其他宣称对这些有争议地区拥有主权的7个东南亚国家无数次陷入外交僵局。

这种事实,再加上中国海军现代化项目,对亚太地区国家敲响了警钟。一些人认为这是某种预兆:中国正在撰写自己的“门罗主义”。还有一些人认为中国只是在回应美国的遏制政策,特别是在华盛顿推行向东亚转移外交和军事“重点”的政策之时。

据瑞典独立研究机构斯德歌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数据显示,中国年度军费开支从2000年的300亿美元提高至2010年的1200亿,提高了400%。令日本及七个涉及南海纠纷的国家和地区(越南、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和文莱)感到担忧的是,中国多数军费用于采购海军武器。

上个月,中国亮相了其首艘航母“辽宁”号,另有报道称中国还正在建造5艘航母。解放军海军也加大了对潜艇的投入,在2003年至2012年间,潜艇服役速度提高260%,同时解放军海军还把其过时的战舰转化为一支包括现代护卫舰、驱逐舰和两栖舰的强大舰队。

这种大规模的海军现代化努力,为中国提供了支持其主权要求并在东海和南海彰显军事力量所需的军事硬件。更重要的是,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通俗的说,就是旨在摧毁敌舰的陆基武器——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

拥有像反舰弹道导弹——能够摧毁美国航母——这样的精密武器,再加上在陆基海上攻击机的大规模投资,使中国正在将其海军打造成一支能够在领土争端激化时阻止美国干涉的武装力量,这一点颇值得美国关注。许多学者警告称,中国将其近海打造成一个例外——在这里中国能够自由施展自身抱负,甚至身为世界上最强国的美国也没有控制权。

仅仅是这种全面的海军建设就已经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而北京对有争议海域主权要求的强硬姿态,更进一步引发了其他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恐慌。在东海和南海,中国政治局都坚称对所要求海域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考虑到这种声明往往会伴随着中国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所以任何放弃相关主权的做法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相关纠纷也包括经济层面的原因:石油。据中国分析家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可能蕴藏着多达1600亿桶石油,南海蕴藏着2130亿桶石油——大大的超过了沙特阿拉伯的2650亿桶储量。随着最近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石油产品对中国的诱惑力无疑更大。对丰富石油资源的争夺是这些领土纠纷的核心,推动中国在过去的几年里多次与他国发生海上对峙,钓鱼岛主权争只是长长的对峙清单中的最新案例。

今年早些时候,菲律宾海岸警卫和中国海监船曾在南沙群岛黄岩岛(菲律宾称斯卡伯勒滩)对峙。6月,中国邀请外国石油公司参加在与越南存在主权争议的海域展开地震勘测,令河内颇感懊恼。中国的这种强势姿态导致其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及其几乎全部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急剧恶化。

而且,中国对“九段线”地区的立场,在东南亚掀起了一场军备竞赛。事实上,每个主权纠纷相关国家,为了回应中国的军事现代化,都制定了本国的现代化计划。据《经济学人》报道称,到2016年的时候,东盟国家整体防务开支会从2011年的245亿美元提高到400亿美元。

虽然有关中美两国在太平洋最终对决的末日预言,即便不是荒谬的,也是完全错误的,但中国的确发展出了可为北京提供追求其抱负所需的近海能力。虽然现有海上对峙仅限于准军事船只和渔船,但中国不断增加的海军开支,再加上其强硬的主权要求姿态,无疑给其近海邻国蒙上了一层阴影。这种情况,再加上美国“重返”东亚的战略,可能很快就会使北京体会到区域孤立的感觉。如果北京回应不当,无疑会使东亚稳定遭受打击,同时将全球安全置于不确定的阴云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