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海运:第四季度压力大、不容乐观
据台媒的报道,阳明海运25日举行法说会,阳明表示,今年淡季提早,上海货柜运价指数SCFI 19日已跌至今年最低点,展望第四季压力大、不乐观,第四季是欧美主要航线传统淡季,加上受到美、中关税协议迟未完全定案影响,整体市场观望情绪浓厚,预期出货动能偏弱,但新船增加,供需明显失衡。接下来11月中美有可能进行第三次关税谈判,如果传出正面讯息,美国客户补货会有机会好一点,带动农历年前一个补货趋势。
在此之前,阳明所属Premier Alliance卓越联盟停掉一条PS5航线,直到明年3、4月,美西、美东减班数约20%;适逢为欧洲线明年换约谈判,合约价需考量成本,阳明会维持合理利润,不会签赔钱的长约。
法人关注红海复航,阳明强调,未来三个月都看不到复航契机,中东地缘政治问题难解,考量人安、货安、船安,阳明尚无复航计划。
近期市场传出运价已跌破成本线,阳明回应,目前运价波动很大,各航线成本结构不同,无法以目前运价看成本线,还要持续观察。
长荣总经理吴光辉25日在法说会上指出,虽然第三季旺季不旺,但实际上7、8月货量表现亮眼,单月达93万TEU以上,创近两年新高,显示客户订单依旧稳健。随着第四季欧洲圣诞节与亚洲出口旺季来临,对下半年展望“谨慎乐观”,并看好东南亚市场在中美贸易战下供应链转移新动能。
美国线因关税不确定性,部分进口商延迟下单,旺季力道受影响,运价自第一季每TEU 1,356美元降至第二季末1,066美元。随小型船公司逼近损平点,预期逐步退出市场,届时供需可望趋稳。
吴光辉预估,第四季除中国出口与欧洲圣诞节需求推升外,中南美、印度与中东线也将进入旺季,有助于分散美国线波动。亚洲近洋第三季已现“淡季不淡”,第四季可望进一步优于去年同期,农历年前有一波小高峰。欧洲线预计10月短暂下跌后,11月中开始回复,12月迎来出货高峰。展望2026年,长荣认为全球经济虽维持温和成长,但船舶供应增加、地缘政治、塞港与环保法规都将使市场更具挑战,2026年目前能见度不高。
在说明会上,吴光辉宣布2026至2030年全球市场扩展蓝图,全面加码新兴市场与区域航线,并放大船型,打造多元化且具韧性的航网。2027年将扩大红海航线,切入澳洲市场,形成亚洲-中东-大洋洲的完整航网;中南美市场方面,南美西航线将放大至1.2万TEU,欧洲-墨西哥航段亦将加大舱位,规划2030年前投入3,000TEU船型布局加勒比海。
吴光辉强调,未来五年将透过新航线开辟与大型船舶部署,借此涵盖欧、美、亚洲、中东与拉丁美的全方位航线网络,强化全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