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价暴跌至红海危机前水平
近期,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风向急转,运价已回落至红海危机之前的水平。
受跨太平洋市场需求骤降及黄金周临近等多重因素影响,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SCFI)在9月19日报收1198.21点,较上期大跌14.3%,创下自2016年以来单周最大跌幅,指数水平更是回落至2023年12月以来低点。与6月初高点约2240点相比,三个月内几乎腰斩。
其中,跨太平洋航线成为下跌“重灾区”。上海港出口至美西航线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本周骤降至1636美元/FEU,单周跌幅高达31%;美东航线亦不容乐观,运价回落至2557美元/FEU,较上期下跌22.7%。业内分析指出,随着此前的“关税前抢运潮”退去,需求透支效应逐渐显现,加之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走弱,航运市场失去了关键支撑。
欧洲航线同样延续下行趋势。上海港出口至欧洲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跌至1052美元/TEU,环比下跌8.8%;上海港出口至地中海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1638美元/TEU,较上期下跌5.8%。
分析人士认为,受欧洲经济低迷拖累,北欧航线承压尤甚,而随着地中海运力持续增加,该航线未来也可能加速下跌。
Vespucci Maritime分析师Lars Jensen表示:“在贸易摩擦持续压制需求、而黄金周又迫在眉睫的情况下,航运公司处于极其被动的位置。承运人势必加快推行空班甚至季节性停航,而托运人必须做好应对准备。”
Linerlytica指出,尽管9月已有两条美西航线暂停服务,但仅涉及总运力的1.5%,远不足以缓解供需失衡。
在其他主要航线方面,波斯湾运价跌至991美元/TEU,单周重挫22.2%;澳新航线录得1158美元/TEU,环比下降8.0%;南美航线更是回落至2497美元/TEU,跌幅高达17.3%。日本航线市场相对稳定,中国出口至日本航线运价指数为959.29点,仅小幅下滑。
总体来看,全球主要干线集装箱运价已全面进入下行通道。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需求恢复迹象尚未显现的情况下,未来几周市场前景依旧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