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基、达飞被拒绝靠泊!

时间:2025-10-24 浏览:11 发布:乾进国际物流

近日,吉大港与船公司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费用博弈,吉大港以“附加费违规”为由,果断撤销了马士基2艘船、达飞7艘船的靠泊许可证,这一强硬举措瞬间成为航运界焦点,背后则是吉大港全面上调港口费用引发的连锁反应。


1.吉大港“涨费”:多年沉寂后的爆发


今年9月,吉大港务局不顾业内反对,毅然宣布全面提高各项港口费用,自10月15日起正式实施。这是该港近39年来的首次涨价,各类费用整体涨幅高达41%,平均每个集装箱的处理费用从4395塔卡暴涨至16243塔卡(约人民币948元),其中20尺箱装卸费从约309元涨至约484元。即便如此,吉大港的装卸费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区域内其他东南亚港口相近。不过,其收费项目繁多,约有150多种。


吉大港此次大幅涨费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有着多方面的考量。其一,成本压力巨大。当前的收费标准还是1986年制定的,30多年未进行大幅度调整,早已无法覆盖如今的运营成本。其二,解决港口拥堵和堆箱难题。此前港口拥堵严重,每艘船每天因此多亏损1.5万-2万美元,空集装箱堆积在堆场占用空间,提高费用也能倒逼各方提升效率。其三,吸引外资。吉大港计划将帕腾加、新穆尔等4个主要集装箱码头交给沙特、阿联酋、新加坡的运营商,提高收费有助于增强对投资方的吸引力。


2.船公司“反击”:附加费遭遇“红牌”


面对吉大港的费用上涨,船公司自然不愿独自承担成本增加的压力,纷纷推出各种附加费以转嫁成本。地中海航运(MSC)宣布,自10月16日起,对进出吉大港货物征收港口成本回收费,每干箱收费100美元,每个冷箱收费150美元,每个危险箱收费200美元,适用于除美国、亚洲之外的所有目的地。马士基将码头操作费(THC)大幅上调,20尺箱从120美元涨至165美元,40尺箱涨至310美元。达飞及旗下CnC、ANL推出紧急成本回收费,20尺干箱收费45美元,40尺箱收费70美元,特殊货物收费更高。


然而,船公司的这一“反击”行为遭到了吉大港的强硬回应。吉大港以“附加费违规”为由,直接撤销了达飞7艘船、马士基2艘船的靠泊许可证。没有许可证,船舶只能在外锚地等待,这对于船公司来说损失巨大。最终,马士基妥协,拿到了临时许可证,但条件是不得向客户收取附加费或额外费用,甚至连官网发布的涨价公告都被要求撤掉。


3.成本“转嫁”:货主或成最终买单者


此次吉大港与船公司的费用博弈,最终的成本走向备受关注。据国际金融公司估计,费用普涨后,吉大港将一跃成为区域内收费第二高的港口。每个进口箱将多花费约334元,每个出口箱将多花费约178元。


孟加拉国航运代理协会主席表示,班轮公司不可能自掏腰包承担额外成本,接下来大概率会提高整体运率,将成本转嫁给货主。毕竟吉大港处理了孟加拉国约92%的进出口货物及99%的集装箱,货主几乎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在吉大港留下“买路财”。


这场吉大港与船公司之间的费用风波,不仅反映了港口运营成本与收费之间的矛盾,也揭示了航运市场中各方利益博弈的复杂性。对于走吉大港航线的货主来说,需提前与船公司确认运费,谨慎应对可能出现的临时加价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