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费冲击,新加坡成最大赢家?

时间:2025-10-21 发布:乾进国际物流

上周,在香港上市的太平洋航运(Pacific Basin)在季度业务更新中表示,因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针对中国拥有、运营及建造船舶(包括在香港拥有和注册的船舶)征收的港口费,公司将约半数自有船队的所有权及船旗国转为新加坡,并已按计划为数艘货船作出有关转移。据其官网信息显示,太平洋航运目前拥有107艘自有船舶,包括59艘灵便型散货船与48艘超灵便型散货船。


据悉,太平洋航运于今年8月注册成立了PB SG私人有限公司。根据Equasis数据库显示,该公司目前拥有6艘散货船组成的船队,其中5艘于2025年10月1日从香港船籍转注册为新加坡船籍,另1艘于同日由马绍尔群岛转至新加坡注册。该公司明确表示,在美国301条款限制措施有效期间,仅由其新加坡公司持有或租赁的船舶才会停靠美国港口。


太平洋航运明确表示:“公司整体战略部署与商业决策的最终指挥权,以及新加坡船队的技术管理职责,已全部落户新加坡。”不过,其公司仍注册在百慕大。


此前有消息称,全球最大集装箱船租赁商Seaspan也将撤离香港,将约百艘船舶转注册至新加坡船舶登记处,本次决策与该动向一脉相承。


根据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制局(ACRA)的记录,Seaspan于10月1日注册成立了Seaspan Singapore Pte Ltd,将原注册于马绍尔群岛的Seaspan Corp业务转移至新的实体。


Seaspan还同步注册了88家单一船舶公司,作为各新加坡籍船舶的注册船东。例如根据Equasis数据库记录,Seaspan 1970 Pte Ltd作为2009年建造的“Seaspan Emerald”轮注册船东,该轮已于9月初从香港转籍至新加坡。


太平洋航运与Seaspan将约150艘船舶移籍新加坡的举措,将显著提振该国船舶注册规模。根据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最新数据,新加坡船舶登记处8月单月新增39艘船舶,总吨位达305万,呈现异常强劲的增长。截至8月底,该注册机构的在册总吨位已从年初的1.0868亿吨增至1.1974亿吨。鉴于Seaspan自9月起才开始大规模移籍,当月统计数据尚未纳入官方记录。